
国产第一汽车品牌,国产第一汽车品牌红旗


中国第一辆汽车是v什么牌子?
中国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
解放牌汽车,于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885年诞生的。解放前,在我国的公路上,就像开办"万国汽车展览"一样,行驶着130多种不同牌号的汽车,但却没有一种是我国制造的。
国产汽车品牌哪个品牌会成为老大?
谢谢邀请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吉利。为什么我认为吉利有比较大的机会成为国产老大呢?基于以下原因。
一、它是民营企业
这里并不是说国企的不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有国家背景的企业它的创新力度总是比不上民营企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有更好的***和政策支持。而民营企业就要面对更剧烈的市场变动,更要学会去主动竞争。而这两个差别也就决定了高度。国企可以上升到500强的程度,但是它变为龙头老大的机会不大或者说获得其他企业的认可不是那么容易。而民营如果到达那个高度,那就意味着它有着极高的核心力量储备。
二、吉利透露出来的版图
看吉利这几年的买买买,大家也就明白了,吉利绝对不是单单想在中国做出一番名堂而已,他们有着全球化的战略,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大众一样的企业,所以在产品线上的丰富也是其他车企不能比的。
三、吉利的管理理念
吉利看重自己品牌价值的打造,它愿意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另外,对于收购来的企业,他也给他们极大的自主性,保持企业内部技术的多样性和竞争性。
谢谢邀请
本人家里的第一台车就是吉利,现在公司里有一辆一汽奥迪作为商务车,所以我通过用车体验来说一下我对于博主问题的理解。
国产品牌里,我比较看好的是吉利和一汽。原因是一汽一直都是我们国家汽车厂商的大哥大大存在,从中国第一辆汽车到现在每年的销量几百万辆。但是近年来因为其他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对于一汽集团造成了很大压力,这样反映了一汽集团的一些问题,并没有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进行革新等问题。所以近些年来,一汽集团也开始了他们改革创新之路,不断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符合年轻人的需求的车型层出不穷,这都是一汽的进步和努力,不要小看一个集团为了更高品质所作出的改变,因为这并不是简单的改变,而是要从制度和方针上进行改变的。所以一汽既有自己厚实的家底,也有肯于创新的态度,我觉得一汽依然可以成为中国汽车的老头老大。
其次,我觉得能对一汽集团造成影响的就是吉利。因为吉利自身的底子也不差,他们的电池管理技术,电池产品等都是全球电动车行业炙手可热的产品。而且他们对于技术的渴望和追求也是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又在去年宣布收购戴姆勒的股份,这都是对于国产品牌对于技术和品牌影响力走出国门的走要一步。对于一家自身敢于创新并且渴望技术积累的车企,应该会在将来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际迎来新的希望。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有可能的是 奇瑞。有人说是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这里面最没可能的是长城,靠拼凑是不会长久的,10年前的国产车在路上如今能看到的只有奇瑞,吉利从08年收购沃尔沃0.09的股权,拥有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如果不是国家在背后帮着推一把,吉利也不会有如今的势头,中国第一辆国产车 奇瑞风云 系列,
目前我看还是吉利有戏
从目前的发展势头和实际市场销量占有率来看,非吉利莫属了。吉利自身的企业机制是民营企业,所以很多时候都非常灵活及时。对市场的反应到位和有效,我们从吉利的产品更新换代和产品的造型趋势可以看出来他的进步。
其他品牌我觉得可能因为自身企业结构形式,注定了他们只能昙花一现的辉煌。所以从长远来看,还是吉利这样的民营企业,有机会成为汽车业的老大。但是不得不说,花无百日红,一旦成为老大,可能就由盛转衰了。多少的企业都是这样的宿命,相信汽车业也会这样。所以我不希望我们的汽车业过早的出现老大,希望他们多经过时间的历练,让他们在汽车老大的位置做的时间长一点,像奔驰宝马那样成为百年企业。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看看经过市场和用户的检验,哪家企业最终,成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NO1.
中华汽车创建于哪一年?
中华汽车是华晨汽车集团的子品牌 ,属于华晨集团。
2000年12月16日,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
2002年8月1日,中华轿车上市销售。算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一批自主品牌车企,也推出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车型,比如中华骏捷/FRV、尊驰等,特别是骏捷在改装车市场也拥有很高的人气,而尊驰则将价格突破到了20万级以上,放在当时的国产品牌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领先大部分自主品牌被当成国产希望的品牌,在自主品牌发展最快的这十几年却一直在走退坡路。
中华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中华巴士或中巴、缩写CMB)成立于1924年,由颜成坤及其友人创立。
香港的地产发展商,曾经在香港提供专利巴士服务。中巴是在1924年由颜成坤创立,起初在九龙半岛和新界经营巴士服务。
其后港英***在1933年实施巴士专营权,中巴获得香港岛的巴士服务专营权。
而中巴自战后以来,一直被视为比对岸的九巴进取。例如,中巴早在1950年代在巴士上设置乳胶座椅;在1***2年率先使用后置引擎双层巴士(即丹拿珍宝;较当时的前置半[_a***_]舱式巴士而言,是一种低地台巴士);1***1年全面实行一人控制措施。
1***0年代是中巴的全盛期,当时正值1***2年红磡海底隧道通车,中巴联同九巴合营过海隧道巴士线,中巴更大量购买新型巴士服务,旗下新车全面采用较易维修的纤维车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9139.html发布于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