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炮评测奔驰,汽车大炮评测奔驰车型
锐志换奔驰c200l是不是鸟枪换大炮?
很多人都在瞎讲,什么锐志2.5v6完虐1.5t奔驰,如果车只看发动机排量,那90年代的车岂不是无敌了。
事实上民用车这几年涡轮发展的超乎想象,对发动机的压榨达到了很好的水准。
两辆车我都开过,锐志开过2.5v6,奔驰c200l新款。
先回答问题,从把妹的角度上来讲,鸟枪换刨成立。
从实际角度而言,2.5l的锐志如果不加固底盘,换曲轴,那真不是c200这个所谓1.5t小排量的对手。。。。。。。
对你没看错,很多很觉得2.5l v6,真牛逼,排量缸体各方面吊打c200l!!!妥妥的!!!
殊不知这2.5是3.0***来的,***以后,国内特调的真不咋地,底盘松散,加速初段无力,过弯支撑一般(同时***了电磁悬挂),唯独速度上去之后后段力气还足,高速表现好于当年同价位的凯美瑞。
油耗这一块就是渣渣,城市随便堵一下13/14个油,高速8以上。
最后,我能告诉你我0-100从没跑进过8秒吗,9秒开外才是正常现象。
而c200l ,随便跑跑8秒出头。而且2.5l锐志的平顺度并不是特别好,我同样怀疑是国产***特调后的结果。
这是鸟枪换了弹弓啊!新款C200L是1.5,要不是有星徽标,估计连弹弓都不值。空间不谈了,动力不说了,故障率你品,你细品!保养的话,呵呵,考虑C200L的朋友估计也是精打细算的,如果面子赢过里子,那可以换了。
老款锐志是3.0自吸!开起来舒服,很从容!平顺性很好!比奔C200L驾驶感受要好!丰田质量很好,燃油经济性不错!如果论品牌影响和知名度,奔驰肯定强于丰田!看个人喜好吧!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丰田锐志在多年前一直被很多网友评为平民版“大后超”的典型代表。2.5/3.0 V6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输出充沛平顺、同级中唯一一个后驱平台车型、极具动感的运动造型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无奈在越来越讲究品牌和空间的当今车市他的存在变成了逆时发展,销量惨淡无奈退市。
光论基础配备锐志的出生可以算底气十足,但很多人开过之后评价就不够那么有底气了。
鄙人12年在集团一丰店工作过一段时间,开始也是对锐志爱不释手,我说说我个人的理解。产品末期的锐志虽说是V6后驱,但驾驶感受并没有面子上这么优秀。
偏软的悬架,方向盘尺寸过大、圈数又多的转向没法提供更精准的指向,加之只有2.5的动力版本,让他没有了当初的驾驶乐趣。后驱平台虽然赋予了它超过2米8的轴距,但内部空间被同级碾压。V6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也不太理想。当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转头选择凯美瑞的时候,我才明白对于选这类车的客户驾驶质感并没有本质提升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选择更舒适、空间更大、油耗更省的车型。
时过境迁,很多当面选择这种中端车型的车主开始往豪华品牌车型转移,就如题主所说用锐志换奔驰C200L,我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升级,但也不至于说成是鸟枪换炮。
选择了当下的德系品牌也就意味了你选择放弃了6缸的机头,虽说比较可惜但也没有办法,排放、税费、制造成本使得现在几乎么有品牌会把6缸机器放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上。更多选择置换的车主而言获得的是更好的汽车品牌的产品,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肯定是要提升的。其次,可以得到更好的驾驶品质,相比老旧的锐志新生代的C级在驾控各方面肯定是有提升。其三,C级有着更优秀的驾乘观看,毕竟内饰设计和做功方面奔驰说第二难有人敢说第一,开着别人看着美自己开着美也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另外,回到之前锐志的空间短板问题,长轴的C级车2920mm大空间的优势尽显,我想考虑换这种车的客户也更多的是想要能对家人有更好的照顾,开的舒服也要坐的舒服,不然选择这种干嘛呢?
最后,奔驰C级也拥有同级中很优秀的主被动安全系统和科技配备,这点是锐志无法相提并论的。
听说一战时期德国制造了一台超重型坦克,这是怎么回事?
听说一战时期德国制造了一台超重型坦克,这是怎么回事?
图示:一战德国研制的第一型坦克A7V坦克
1916年,当英国人把号称“水柜”的坦克初次运用到战场之后,给德军造成了极大心理恐惧。原本以为依靠机枪和战壕,就能让协约国束手无策的德国人,一面开始发展反坦克武器,一面开始了坦克研究。1916年11月,德军第七交通处接受了德军总参谋部的委托研制坦克任务。1917年1月,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完成了研制任务,并以第七交通处的缩写命名新坦克为“A7V”。这型以铆接结构为车体的坦克,最大装甲厚度达30毫米,重量达30吨,成员达到了创纪录的18人(不过德文资料称为16-26人)。作为强击坦克,A7V装备了一门57毫米火炮,以及六挺7.92毫米马克沁机枪。能够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5毫米钢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20毫米钢装甲。动力装置采用的是两台直列4缸、水冷、民用汽油机,最大功率为2×100马力,最大速度达到了10千米/小时。
图示:150吨的装甲“巨兽”“K-W***EN”超重型坦克
1917年10月,这款全重达到30吨的坦克开正式投产,共生产了约20辆并用于实战。虽然A7V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这三个方面,都优于英国人的I型坦克。但是,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太大了。A7V长7.35米,宽3.06米,高3.3米。如此庞然大物,在战场上极易被发现,很容易成为协约国的“活靶子”。所以,德国人的坦克在性能上虽然占优,却无法在战场压制英国坦克。1918年4月24日,在西线卡西地区,3辆德军的A7V坦克冲向几辆英军坦克的阵地,交战的结果是互有损失。双方再度进入了相持的“死局”。这时,一个超重型坦克设计方案出现了。
图示:战斗全重150吨,成员22人,装载4门77毫米野炮
其实,在A7V还没有投入生产之时,德国的军事思想家们就说服德国陆军部进行重型坦克的研制。德国陆军部在1917年6月28日,批准了“K-W***EN”超重型坦克项目。坦克的设计工作,继续交给了研制A7V坦克的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和豪普特曼·韦格纳上尉负责。与A7V的强击型坦克不同,“K-W***EN”最初是被当成一座“移动的堡垒”来研制的。所以,最初的设想是“K”式坦克全重将达到168吨,装甲厚度为30毫米的,由2台200-30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武备为2门或4门50-77毫米火炮,4挺机枪,2火焰喷射器,乘员18人。据估算,这样一辆坦克的费用不低于500万德国马克。
不过,在研制过程中,德国人发现突破敌人的阵地才是坦克最重要的本职工作。于是,“K”式坦克的作战任务也从“移动的堡垒”改为了突破敌人阵地的超重型坦克。于是,“K”式的各种数据也进行了修改。坦克的全重“降低”到了150吨,整车为钢装甲铆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为30毫米,足以抵御反坦克枪的攻击。动力装置,则改为两台新近研究出来的“[_a***_]一奔驰”航空汽油机,最大功率为2×650马力的最大功率,能让这个“超级大家伙”时速达到7.5公里/小时。武备为4门77毫米加农炮,分别布置在车体两侧突出的炮座上,另有7挺7.92毫米重机枪。当然这型乘员为22人的超重型坦克,长度达到了12.98米,宽度达到了6.1米,高度为3米。如此体量、重量和火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坦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66165.html发布于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