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企加码新能源汽车品牌,多家车企加码新能源车


吉利等传统车企开始造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再起波澜?
时代在进步,汽车市场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经历了燃油车鼎盛的时代,随着其走向衰落,电气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吉利、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也逐步开始转型,朝着电气化的方向发展。
这段时间,威马汽车这个新兴品牌进入了我的视野,它旗下的威马W6可谓是风头正盛,它搭载了与百度共同研发的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通过设定路线,可以实现“无人送车上门”的服务,相信会在这个波橘云诡的汽车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比亚迪、北汽、江淮等车企如何规划2018年新能源“小目标”?
说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不得不提及我们的自主品牌。作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中国,我们的自主车企从中也是吃到了不少的甜头。今天我们就从比亚迪、北汽、江淮这三个老牌自主车企,来看看它们在国内市场的表现究竟如何,同时也能看出它们对于这个市场的不同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一点,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在国内的合资品牌或是其他在销量上都是比不上自主品牌的。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一些车企的新能源车售价较为亲民,另一方面则是政策方面的原因。
先来说说比亚迪。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一直坚守则自己的542原则,即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全时电动4驱、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这样的542战略不仅让比亚迪的名声大振,更是夺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在2017年,比亚迪在总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上达到87748辆,位列销售榜第二位。
再来说说北汽。我想有很多小伙伴都见过路上行驶着的共享汽车,而这其中北汽新能源的车型则占领了绝大部分。此外,在北京市场上,北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是节节攀升。在2017年,北汽新能源总的销售量为102696辆,位居销售榜第一位。
比亚迪:比亚迪既造电动车电池也造电动车,但是这也给公司的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一是,其他电动车企业不大可能使用比亚迪的电池,用自己的钱补贴竞争对手。二是两项业务同时发展,营业成本偏高。比亚迪已经有意将电池业务分拆。
从电动车业务来看,2017年比亚迪销售新城11.37万辆,同比增长13.4%。2018年公司的销售目标是达到20万辆。
根据比亚迪在2017年中报中披露的公司发展策略,在2017年公司一是注重海外商用车市场,二是稳固国内私家车市场。
同时,比亚迪还将扩展新能源车的应用范围,从私家车、公交车延伸到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道路客运和城市建筑物流等常规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于仓储、矿山、港口和机场等四大特殊领域。
北汽新能源, 2017年全年销售纯电动汽车10.32万辆,在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位。
比起新能源已经在***借壳上市。2018年1月22日晚,S*ST前锋发布公告,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北汽新能源100%股权。
北汽新能源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纯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2015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在2016年得益于财政补贴和处置资产,公司扭亏为宜。而在2017年1-10月,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仍能盈利。
江淮汽车:
根据公司发布的产销数据,2017年江淮汽车销售纯电动乘用车28263辆,同比增长53.86%。2018年公司的销售目标是5万辆。
江淮汽车在2017年和大众成立合资企业生产纯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IEV6E、IEV7 和 2017 款 iEV4 车型,丰富纯电动汽车产品线。
吉利/长城等车企新能源品牌发展如何?
在新能源领域我感觉吉利汽车发展的速度相对快一点,从简单的市场表现来看,吉利的轿车,suv车型已经在路上非常常见,悬挂着绿色拍照的吉利轿车,更是在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非常常见,但是长城这一块相比吉利有一定的差距,长城主力军的哈弗系列以及WEY系列的新能源车型又有多少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64250.html发布于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