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huangp1489

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ppt

huangp1489 2024-09-14 81
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ppt摘要: 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战略合作再升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如何看待上汽广汽达成全产业战略合作,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战略合作再升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感谢悟空...
  1. 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战略合作再升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2. 如何看待上汽广汽达成全产业战略合作,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长安汽车福特汽车战略合作再升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感谢悟空邀请!

福特汽车自从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和长安汽车的合作,走过了18年的合资之路,从当初“活得精彩”到现在的“进无止境”,长安福特以600多万辆的销量验证了双方合资的成功,也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百年品牌历史,即不缺技术、也不缺文化、更不缺产品的福特汽车,也曾陷入过“百年福特,毁于长安”的销量低谷。 随着9月26日,《长安汽车与福特汽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会的举办,长安福特郑重向世人宣示:长安福特即将王者归来,重回巅峰。


一,丰富汽车产品

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一个有影响、有地位的汽车品牌来说,创新与发展,产品是关键。在 “长安福特加速***”当中,创新产品、升级产品被高度重视,为此,长安福特专门推出了“产品330***”,即从2019年到2021年底,长安福特将陆续投放至少18款新车型,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谱系,并且还将推出5款新能源车型。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基本做到产品全覆盖。

比如,SUV车型明年将推出国产全新探险者以及翼虎的换代车型Escape的长轴距版本,同时包括福克斯Active、以及锐界ST与ST Line车型。并进一步优化2020款福克斯的产品配置、小改款金牛座,都是长安福特不断强化轿车产品竞争力的具体举措。


二,加大科研投入

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和成功,科研的投入是关键,就像华为的成功一样,无科技,不未来!在众多汽车巨头中,通用汽车建有泛亚、大众依靠国内研发,都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沃尔沃也成立中国研究院,可以说本土化研发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 “长安福特加速***”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加速提升产品本土化研发与测试能力,为此,长安福特将成立长安福特研究院,携手福特汽车,降低研发周期、加快新车投放。长安福特研究院也将承担起国外与国内的互联互通,让福特汽车的科技***和产品优势完美结合,并将国内消费者的审美和使用需求有机融合,让福特汽车不在具有单一的性能优势,而是集动力操控内饰外观、科技俱佳的全新作品。


三,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汽车的发展趋势一个是新能源化,一个就是汽车的高度智能化。长安福特一直都是汽车智能化的有力推动者,从最早的SYNC系统开始,到现在以L2级的自动驾驶辅助,以及以网络互联技术与人工智能语音别为主的多媒体系统,都是长安福特今后发力的重点。

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汽车品牌战略案例分享ppt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年年底,所有长安福特新车型将实现100%的车辆联网

从今年起,长安福特推出的新车型都将配置结合百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SYNC+福特智行信息***系统。 同时,大部分长安福特新车型还将搭载具有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系统。

2021年将量产搭载蜂窝车联网技术(C-V2X)的车型。由此,中国市场将成为福特全球首个将C-V2X技术应用于量产车上的市场。


总之,在“更福特,更中国”这个战略部署下,长安福特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知耻而后勇,方能不败于天下!我们拭目以待!

如何看待上汽广汽达成全产业战略合作,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就在应届毕业生还在网上询问,毕业后工作选择上汽还是广汽时;就在网友还在气喘吁吁地争论,上汽牛一点还是广汽牛一点时;就在消费者还在头疼购买上汽的车子,还是广汽的车子时,上汽和广汽几乎同时发布了一个大消息——我们联手了!

消息一出,网上各式各样的分析一大堆,无非都在进一步去解析,上汽和广汽联手之后,是多么的无敌。固然如此,毕竟是两大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而且也可以看作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携手探讨,再者,双方都被视作目前活跃颇足、利润十足的两大车企,无论怎么样,都是一件大事。

不过,在聊到这一次重磅的联手之前,小编想提一个事儿,这事儿就发生在广州车展前两天。

上汽的思考

一家企业,之所以有活力,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懂得自省。

广州车展前,上汽荣威举办了一次发布会,旨在宣传自家的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该战略发布会命名为“芯动2020+”,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这就是一个关乎技术层面的战略发布会,并表示“着眼于2020年及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全维度突破的发展路线,着眼于2020年及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全维度突破的发展路线”,颇有一副已是成为了领导者的风范。

然而,彼时的上汽荣威,此前十分赋予了极高期望的荣威MARVEL X,依旧无声无息地继续投放在市场,或许,我们可以用“宣告失败”之类的词语去解释之。当然,上汽荣威不可能去广而告之,表明荣威MARVEL X的销量是多么的不佳,不管怎么说,此车确实投入了绝大的精力。

看了不少网友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明此次上汽和广汽的合作,我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说一下。

最近几年,国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供给侧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煤炭供给侧改革关闭的是低效率的小煤窑,钢铁供给侧改革关闭的是低效率的野钢厂,猪肉供给侧改革关闭的是低效率的散户养猪,再看看货币供给侧改革关闭的是影子银行和P2P。

所以,自然就会明白,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容不下那么多的规模小的汽车企业的,需要一场资本的重组或是合作,利好那些有有实力的汽车巨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煤炭、环保、养猪、汽车都在用环保的名义去推动供给侧改革,如今年是国五和国六发动机的切换,逼着整个行业进行优胜劣汰。

上汽和广汽均为地方国企,分别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市场经济思维最活跃的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区域间经济合作发展、[_a***_]制造业的协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两家销量合计能占到中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在上下游、零部件、物流方面跨区域开展协同合作,能够有效降本增效。上汽旗下合资企业主要为德系、美系,而广汽旗下合资企业主要为日系,双方联合***购将有利于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上汽在网联化、新能源方面一直处于领跑状态,而广汽对精益化生产管理颇有心得,且近几年还在电动化方面快速崛起,双方携手有利于对中国高端汽车制造形成合力。在出行服务、车电分离等新商业模式方面,双方都将展开合作。在这方面,双方的理念是一致的,都立志成为为消费者提供移动出行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在国际经营方面,双方有望联合“出海”,从而为中国车企新一轮的全球化发展树立起标杆和榜样。

车企联盟即将出现,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 上汽集团

    广汽集团

    两大车企日前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技术研发、***协同、投资布局、市场拓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展开合作。这一合作在各大媒体上被定义为“强强联合”,然而到底有多强似乎还是有待商榷,简单了解一下销量数据吧。

    1:上汽集团11月销量共计为65247台,截止11月的年度总销量为606386台。目前的排名处于第13位,排名在上汽之前的自主品牌有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两大巨头,销量分别多出接近一倍与22万多一些;在自主品牌中上汽集团的排名不低但也算不上非常强大,上汽旗下的三大自主品牌荣威MG大通的市场并不强力,这一销量数据基本是荣威与名爵汽车的总和,大通的市场表现相当一般

    重点-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想要稳定现有销量成绩很难,因为消费市场的汽车知识水平毫无疑问是在不断的升级,选车在逐渐关注车辆的技术水平而不是只被外表以及品牌价值迷惑。而上汽自主品牌在技术研发方面实在没有高水平,逆向通用汽车集团的两台发动机(15E4E/20L4E)曾经还算优异,但是自主品牌优秀发动机不断涌现之后,这两台机器再没有竞争力了。

    变速箱领域上汽与通用联合研发的机型只有双离合,其中SH25D7型干式双离合装备在RX5/MGHS/大通D60等主流消费级SUV上,轿车更是几乎全系装备;在自主品牌中已经鲜有仍在使用这种低端机型的选项了,这种毫无品质可言的变速箱终于一天会毁掉这几个品牌。剩下的SH36D6型六档湿式双离合级别不高,与国产主流的7挡湿式双离合对比会略有些尴尬,国产AT变速箱也越来越成熟。

    燃油动力汽车的核心两大总成领域,上汽集团似乎没有充足的技术储备,而上汽通用又不会拿出先进的技术去反哺上汽,所以在燃油车最后的阶段上汽会逐渐显现出疲态。在属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同样没有先进的技术储备,纯电动汽车的三电核心依赖供应商,混合动力系统的标杆EDU是竞品车企多年前淘汰的技术。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上汽集团均无强大实力,所以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抱团取暖则显得迫在眉睫。

    2: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11月销量为32491台,截止11月的年度总销量为312474台,如加上广汽新能源的年度销量还可以再加31013台。看似强大的广汽排名已经低至第19位,这一排名已经低处了国产汽车第一阵营。毫无疑问广汽也是有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内燃机的技术研发比一线自主品牌(以民营车企为主)拉开了数年的差距,也就是说技术升级来的太晚导致了市场占有率快速下滑;变速箱领域被菲亚特的DCT影响了数年之久,混合动力技术并不比上汽EDU先进,三电系统依赖供应商,这就是广汽乘用车的技术水平。

    以分析这两大车企量产车表现出的技术为基础,两家企业的合作无疑是抱团取暖;且这类依靠捡合资品牌淘汰技术的国有车企似乎很难在技术领域有所建树,所以只能利用全新的方式尝试是否能实现“弯道超车”,并以车企联盟的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上汽广汽开了“公字头”车企的战略合作先例,后期应会有更多车企响应,直到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企业联盟,只是在乘用领域能有多高的市场占有率仍然有观望,这类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并不乐观,因为未来的自主品牌巨头大多会是民企。

    以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三大品牌为主,国产汽车将会形成三种不同的品牌等级与车辆特点,其产品特点会神似德系车和美系车,比亚迪汽车将会打造一种全新“个性”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这三大品牌的市场占率在目前已经足够超越一众国有车企,而在未来一旦形成技术共享的战略合作,其他车企不论体量多大也只能扮演“滤网下面布”,如白话的评价则是在消费快速升级的阶段主攻升级速度较慢的低端汽车消费市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54586.html发布于 2024-09-1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