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品牌命名经典案例分析,汽车品牌命名经典案例分析报告


为什么国外汽车品牌以创始人名字命名我们觉得高大上,而中国汽车品牌以创始人命名却难以接受?
我们翻译过来的外国名字选用了最好听的。比如“福特”,“香奈儿”,“劳力士”,把"Ford"翻译成“负的”,试试还高大上不?还有你从小听惯了中文名字,再听外国名字感觉就高大上了。估计老外们也会感觉“福特”这个名字土得掉渣,中国"王长贵","李发财",“谢大脚”这几个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非常有品位。
创始人他爸一半功劳,翻译者一半的功劳。
比如彩妆汤姆福特就比汤姆杰瑞在中国人心中高大一点。这是他爸的功劳。
再比如Revlon,中文翻译是露华浓,取自‘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黄霑给翻译的,这个就是翻译的功劳。
先说说对国外汽车品牌。
首先,觉得国外汽车品牌高大上和觉得国外汽车品牌以创始人名字命名高大上是两回事。估计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未必知道那些外国汽车品牌是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
1926年, 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创立奔驰汽车
比如“奔驰”,这词用来做汽车品牌名实在是太贴切,但估计知道其创始人卡尔·本茨的不多,“奔驰”是将“本茨”进行“信、达、雅”翻译的典范。
其次,我们也缺乏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并不一定知道丰田、本田、福特等国外姓名是普通还是典雅,更多人从一开始就是把这些名字当做品牌来看待的,这么多年海量的广告费宣发费的投入,换来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认同。
第三,即使很清楚的了解国外汽车品牌的来历,这些汽车厂商的创始人大多数都是我们不熟悉的人物,这个不熟悉不是指不了解他们的故事,而是说这些创始人距离我们很遥远,要么是地理位置,要么是时间相对久远。老福特创立了流水线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老福特毕竟不是我们身边的、熟知的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人物而已。
咱们中国汽车品牌大多数都不是以人名来命名的,而是类似于“奔驰”、“宝马”这样富有寓意的名字。
实际上这个问题最有针对性的就是“小鹏”,或者也包括“理想”。
这个问题我觉得就差指名道姓的说 小鹏汽车了。因为我觉得土到掉渣了。
先说国内汽车品牌以创始人或者人名命名的汽车品牌,我知道的应该只有三个,一个长城的魏派,一个新能源造车品牌小鹏,还有一个理想汽车,算是谐音创始人名字李想,其他的如果有请给普及一下。目前来说,让人难以接受的其实只有小鹏汽车而已。新能源汽车基本都是做中高端车的,不说取个高大上的名字,起码也要有科技感一点,蔚来,理想,威马,这三个词加上小鹏,放在一起,你觉得哪个听起来像高端,科技的感觉?小鹏,小明,小红,小张,小李的即视感有没有?要多土狗有多土狗!
再说国外品牌。我们翻译都讲究个信,达,雅。一个好的,顺口的名字在品牌传播中太重要了,先说日系几个品牌。丰田,本田,日产(尼桑),马自达,这几个名字都是很普通的字,但是在我们语言里,在这几个品牌出现之前,我们应该没有把不搭噶的两个字拼在一起过。丰跟田应该没有组成一个词,本跟田也没过组成一个词语吧,然后你去看看其他品牌名称,保时捷,法拉利,虽然都是人名,但是在这个品牌之前,我们的汉字没有吧这几个字放在一起组合过,对吧?所以,国外汽车品牌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但是都是新造的词语,所以不会给你造成固有的印象。例如小鹏,可能你邻居就叫小鹏,看到小鹏汽车,你可能第一反应是你家隔壁的二娃子流着鼻涕穿着开裆裤的样子。再输,奔驰,这个基本全是音译,而且奔驰这个词也是我们语音里本来就有的词语,但是奔驰本来就是骏马奔跑的意义,用在汽车上就更有韵味了。
以上,甚至魏派,也是把没有组合过的两个字搭配到一起,读到魏派,起码不会给你土不拉叽的感觉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54380.html发布于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