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势力销量排行榜2022,新势力销量排行榜2022最新


2022年1月威马汽车销量预测?
从新势力发布的2022年第一个月的成绩来看,各车企的交付量呈现开门红的趋势。多家车企实现月交付量破万,其他车企也在向着月销万台冲刺。未来,造车新势力的排名将会有更大变化。至于入局造车比较早的威马,或是因为其销量不如意,暂未公布1月份的成绩。但根据前几个月的销量,预计威马的1月份的交付量会在5000台左右。
开春车市四年来首次供大于求,为什么还一车难求?
最近十几年我国汽车的销量非常火热,截止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量国家。
但是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比如2018年到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增速一直是呈下降趋势的,其中2018年汽车产量同比下降3.8%,2019年下降8%,2020年下降1.4%。
虽然2021年汽车产量有所增加,但同比增速也只有4.8%。
另外在汽车产量总体下降的背景之下,实际上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比如2021年全国汽车总产量为2652.8万辆,而全年汽车销量是2,620万辆左右。
即便是最近几年比较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比如2022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3.7万辆,而销量为32.5万辆,相当于产量比销量多出1.2万辆左右。
但2月份刚好是春节***期,所以这个月份比较特殊,市场销量往往都比较低,出现产量大于销量很正常。
但从整体来说,目前我国汽车产量稍微比销量多一点,将成为一种常态化。
2018年,汽车行业遭遇近30年来首度销量负增长,东风本田逆势而上,全年生产整车74万辆,跑赢大市。2019年开春以来,车市“寒冬”仍未消退,但东风本田凭借CR-V、思域和XR-V三款明星车型,销量突飞猛进。
比亚迪销量暴涨超300%,蔚小理却环比大降!原因何在?
1、比亚迪9大生产基地:深圳、西安、上海、北京、商洛、惠州、韶关、长沙、宁波,且郑州基地已在建设中,很快将投产,这些基地非常分散,地域上可以互补和交叉,总体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大,但蔚小理根本没有资助可控的的生产基地和工厂,都是代工生产,一旦生产中的某一环节卡壳,则整体瘫痪。2、 比亚迪是稍有的上下游一体化的厂商,三电系统、电池、芯片、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均可自产,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几乎无人可及,而蔚小理不过是整车研发和品牌运营厂商。因此,比亚迪的一体化布局体系,在成本上可以轻松击败任何竞争对手,导致比亚迪新能源车性价比极高,而蔚小理不仅技术上落后于比亚迪,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因此竞争力自然大打折扣。
不懂车的小白太多太多了,不是大富豪就敢买这个价格高昂的一次性电子产品,真的是老百姓太善良太可悲了!几年后到了换电池的时候算上电池成本,用车成本远远高于燃油车,二手车残值几乎没有,真的是没有办法~看看保养手册三电维修过不换,电池自然衰减不换,那就是不出钱不换,不要被黑心商家和4S销售员忽悠了,老百姓挣钱不容易,玩不起这种昂贵高价的一次性电子产品。
这是一道“高考题”·环比大降的不仅是蔚小理
自三月开始,各大汽车厂商的销量普遍出现环比下滑的情况,四月份的数据目前虽然只有少数厂商公布,但可以预测的结果是几乎还得全线环比下滑。
比如新势力三杰的“蔚小理”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神龙集团也不例外。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的下滑呢?有些观点认为是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问题,这显然是针对蔚小理;预计长城、长安、吉利、广汽、上汽等知名车企,包括其旗下的合资品牌的下滑幅度不会低于蔚小理,真正的原因是供应链的问题。
上海疫情的严重程度无需赘述,制造一辆汽车非常多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的制造商有相当一部分是环沪的;沪市的疫情导致了诸多工厂无法开工生产,近日数量减少后才开始陆续复工复产,那么在这个抗疫过程中,过于依靠这条供应链的汽车厂商则必然会受到影响。汽车缺一个零件都不算合格,车辆过不了质检,无法交付到用户的手中;所以才会出现一线汽车厂商销量集体下滑的现象,这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结果,当然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其中必然包括海外的因素。
为何比亚迪汽车能稳定交付量,实现双增长呢?
可以回顾一下2021年的高考试题中的“甲企业”,阅读材料的内容如下。
甲企业具备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_a***_]的自主专利,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其实甲企业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自研自产能力的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47535.html发布于 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