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作霖引进的奉天汽车品牌,张作霖的座驾:奉天一号


张作霖的海军有哪些舰艇?
说到张作霖所统辖的东北海军,实力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最强海军。怎么个强法呢?数据统计,1928时,中国海军的总吨位是四万两千吨,东北海军就有三万两千两百吨,约占76.7%,当时全国海军人数只有五千四百人,东北海军就有三千三百人,占了61%。全盛时期的东北海军有舰船27艘,甚至还包括了中国第一艘***——镇江号
东北海军由三大舰队组成——东北江防舰队、海防舰队和渤海舰队。
东北江防舰队,主要负责黑吉两省的江防,东北海军的雏形。下辖550吨的江亨炮舰,266吨的利捷炮艇,170吨的利绥炮艇,250吨的利济炮艇,250吨江平、江安、江通三艘改装炮艇以及一艘375吨的利川拖船,之后又陆续接受了江清、江泰两艘255吨的炮艇和一艘35吨的滑艇。舰队总吨位不超过三千三百吨。1929年中通铁路***爆发,江防舰队在通江同苏联的阿穆尔河舰队发生炮战,击沉击伤敌舰7艘,击落飞机2架,自己则有六艘军舰被击沉,从此东北江防舰队一蹶不振。
海防舰队下辖有购入俄国的1000吨级破冰船“定海号”300吨级日本旧鱼雷艇“飞鹏”号、由2500吨级日本废商船改造而成得威海号以及由旧商船广利号改造而成的镇海号。
这里要说一下镇海号,它应该是中国第一艘***。镇海号上搭载由8架法国的施来克水上飞机,需要作战时,用吊桥将飞机吊入水中,而镇海号则作为水上飞机的母舰使用。1927年7月22号,在和闽系海军作战时,“镇海”号首次启动了舰载飞机,对陆地目标做了轰炸。
渤海舰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军阀张宗昌控制了渤海舰队,之后渤海舰队被张作霖收编入东北海军。渤海舰队实力强大,总吨位在两万吨左右,不仅包括各类炮艇,驱逐舰,甚至还有海圻、海琛、肇和等三艘大型的巡洋舰。
张作霖的东北海军,应该可以算是当时中国数一数二的海军部队了,但战斗力什么的,却可能会让各位看官大跌眼镜。
不过,得幸的是,这些海军并没有在九一八事变后落入倭寇手中,但又不幸,它们最终还是没有在抗战中发挥多大作用,只能算是旧中国海军的昙花一现。
那么,张作霖的海军中到底有哪些舰艇呢?且让我们从东北海军的发展过程中一窥一二。
按理说,张作霖之前也是看不起海军的,但怎么突然之间就觉悟呢?这个中原由要从第一次直奉战争说起。
众所周知,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一败涂地,张作霖坐火车退回关外的途中,遭到了在渤海湾的直系海军炮火狙击。当炮弹呼啸着从火车上面掠过、在铁路两旁爆炸之时。张作霖惊恐之余,幡然醒悟原来海军还能这么用!
回到奉天后,张作霖便设立了一个航警处,负责筹建东北自己的海军。由于当时的东北是张作霖割据下的地方***,因而公然建立海军,容易惹来麻烦;再加上当时国际上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所以机警的张作霖以海警处的名义买船比较容易。
海警处成立后,张作霖任命沈鸿烈为处长,后来实力不断壮大,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中国各势力麾下最为彪悍的一支海军力量。
东北海军前身,是由北洋***为了防范俄国革命蔓延至中国境内,而筹划在黑龙江上建立的一支江防舰队。
初步成立的时候,吉黑江防筹办处将商船“江宁”、“同昌”、“江津”号分别改装为浅水炮舰“江平”、“江安”、“江通”,并向中东铁路局借调巡船6号,改名为“利济”,江防舰队由此初具规模。后来,俄国革命愈演愈烈,北洋***决定壮大江防舰队的实力,遂从长江流域调“江亨”、“利捷”、“利绥”三艘炮舰及武装拖轮“利川”号,组成北上舰队开往东北。
沈阳特有汽水?
八王寺汽水,1920年,张作霖的秘书张惠霖创办了“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酱油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沈阳最有名的八王寺汽水厂的前身。在1928年,八王寺汽水将所有洋汽水挤出东北,成为东北人民最爱的饮料品牌。
张作霖为什么被称为胡帅?
张作霖出身绿林,当过胡匪,因而被称为“胡帅”。
由一个被清***招抚的土匪头目,升至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东北王”,他还曾问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并当上国家元首。
“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因而他能统治中国东北达十三年,成为北洋军阀中别具***色彩的人物。
在清朝末年,军阀林立,北洋***出现,一些新的称谓也出现了,比如大帅。说起大帅,人们往往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张作霖,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人们都习惯称他为张大帅,而除此之外,我们似乎就没有听过当时还有谁会被称为大帅了。那么,大帅到底是个什么级别呢?在民国时期还有哪些人也被称为大帅呢?

北洋时期的大帅最早其实可以是源于清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清朝的总兵,而所谓的总兵则是被简称为总,这是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一种奉承话。为了和这些掌管军队的人区分开,掌管政治的人被称为帅,特别是一些清***直接下派的高管,比如左宗棠就被称为左帅,张之洞就被称为香帅。而到了北洋时期,所谓的大帅就不是指具体的军衔或者官衔了,当然,也不是***都能称为大帅的,不然***都说自己的大帅不就乱套了吗?

想要被称作帅,首先得是一方军阀,至少也要拥有一个省的地盘,光有地盘还不行,还要有军队,能够镇压自己所管地盘的军队,这些军队要对自己言听计从,其他人是无法调动的,即便是比军阀头领等级更高的人也不行,满足了这些,才能被称为大帅。张作霖在掌握了整个东北之后,军权和***都落到了他的手中,所以被称为大帅。另外,张作霖字雨亭,所以也有叫他雨帅的,又因为他是土匪出身,所以也有叫他胡帅的。

除了张作霖之外,张宗昌也被称为大帅。北洋后期他是山东的掌权者,被称为效帅,因为他字效坤。旧桂系军阀的头领陆荣廷,被称为干帅,因为他字干卿。此外还有与张作霖齐名的吴佩孚,他在成为了直系军阀的掌权者之后,被称为玉帅,因为他字子玉。除了这些军阀之外,还有一个人被称为辫帅,那就是张勋。到了民国时期,这个人还想要搞复辟,而且还留着辫子,所以得了个这样的称呼。

由此可见,在北洋时期,基本上只要是一方霸主,掌管军队,那就是个大帅。事实上,这跟在三国时期下属称首领是主公是一个道理。他们没有官方的认可,却有着自己的军队,能够占领城池,能够调兵遣将,他们独立于中央***,却又被官方所忌惮。这就是北洋时期大帅的始末缘由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45559.html发布于 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