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huangp1489

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的

huangp1489 2024-08-09 51
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的摘要: 中国汽车品牌会凭借新能源汽车崛起么?中国车企的发展如何?重庆汽车工业会不会像底特律一样,沉沦还是发展,未来将会如何?中国汽车品牌会凭借新能源汽车崛起么?传统车应该是已经来不及了!新...
  1. 中国汽车品牌会凭借新能源汽车崛起么?
  2. 中国车企的发展如何?
  3. 重庆汽车工业会不会像底特律一样,沉沦还是发展,未来将会如何?

中国汽车品牌会凭借新能源汽车崛起么?

传统车应该是已经来不及了!

能源如果国家政策能持续支持,感觉还有机会突破一下,毕竟传统车企有些积淀,在生产方面还是成熟的。新势力经过一轮洗牌,能活下来的应该可以步入正轨,迭代发展就可以。

另外现在华为加持,小米滴滴入局,再加上其他一些智能驾驶公司技术,结合传统车升级,前景应该也不错,可以搏一搏呀!

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车企的发展如何?

从老解放到现在款式多样、性能逐步提升,我们国家汽车企业发展相当不容易,可以说是艰难异常,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定意义上来说与我们党的发展有很大的相似,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走过了欧美国家上百年发展的路,并在很多领域都有了超远,这是有目共睹的。

数据表示:2017年起,海外投资建厂热度回升。从资金流向上看,一汽上汽长城汽车、广汽、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国内车企在“一带一路”国家沿线布局投资建厂。此外,国内车企成立海外研发中心也渐成趋势。说明我们的汽车已有开发国内市场逐步向国际市场挺进。

2017年12月1日,比亚迪纯电动巴士车队(K9)正式在日本冲绳投入运营,开创冲绳公交电动化的先河,成为冲绳历史上首支纯电动巴士车队。

要知道日本的汽车工业世界范围内可谓是声名显赫,丰田本田日产等强势车企众多,市场也相对饱和。换句话说,日本是一个即便耗费巨大心力最终也有可能让外国车企铩羽而归的市场。

2015年,比亚迪K9亮相京都,遭到了日本网友的不少嘲讽与质疑。可以说,反感情绪一直伴随着比亚迪在日本的发展。

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为何选择比亚迪,松田会长称,他曾到过深圳,认为比亚迪的理念与公司理念非常吻合,也与冲绳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同时,了解到比亚迪电动大巴的运营经验,而日本京都已有5台比亚迪电动大巴的成功运营实例,2年多以来,一直稳定运行。所以,这次***购并没有和日系厂商接触,直接选择了比亚迪。

安全性方面讲,K9在踏入日本市场的门槛之前便通过了中国、美国、欧盟等各地严苛的安全考试”:2013年获得欧盟整车认证(日本的大巴采用就是欧标);同年8月获得美国加州销售许可;2014年通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Altoona大巴研究测试中心测试,同时取得了美国联邦交通管理局TVM资质。

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本身就有雄厚汽车工业基础的发达国家来说,光有一纸认证是绝对不够的,它的技术壁垒和对产品的要求都非常高。除此之外,与传统燃油车拥有固定的服务体系和成熟的产业链相比,新能源是一个全新系统

国产车企越做越好,并且逐渐掌握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器等,长安长城奇瑞发动机都不错,某些热效率达到或超过合资水平,人机系统和智能技术也发展很快,不低于合资车水平,长安早就实现重庆北京无人驾驶。电池技术也是发展很快,比亚迪等电池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国产车越来越好。

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中国汽车品牌怎么变强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重庆汽车工业会不会像底特律一样,沉沦还是发展,未来将会如何?

重庆汽车产业的范本意义。

言至于此,关于标题的“生死范本”,也许能从历史和现状找到答案。

从一隅看全局,上海、吉林、广东等都非中国汽车的代表地区,而是“中国合资汽车”的聚集地。全国排名前列的汽车制造省市中,重庆才是主流自主品牌最密集、真正以自主汽车为主的地方。此番中国汽车增速下滑,中国自主品牌寒意最浓。也因为自主品牌最密集,重庆在全国主要汽车产销省市中,受宏观行业形势的影响最大。但无论是北汽银翔还是力帆,如今重庆部分车企的面临的困难,绝非只是企业自身经营失策,也不仅仅是自主品牌及汽车行业问题,而是含义更为广泛的原因综合作用导致。

在言及一个地方的汽车产业发展时,尽管当地可能并不乐意,但大家都习惯用“底特律”以类比。底特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历史上,美国的底特律、英国的考文垂等城市都一度像中国的上海、重庆等[_a***_],车企数量众多,发展参差不齐。全国100家整车企业、每年1000多个新产品的场景肯定不会持久。最终,天下大事分久必合,行业的整合是一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行业整合和转型,重庆已“秋江水寒鸭先知”,兜兜转转又将重演历史的类似。中国汽车强势企业如长安的努力,代表的是汽车行业大国企的集体意识,甚至上汽、广汽等势头相对良好的国企,在短期内也将面临类似的新产品边际效应递减后、从产品竞争到战略竞争的难题。北汽银翔、东风小康、力帆等二线自主品牌的困难,也同样困扰全国其它几十家类似企业。为实现突围,力帆卖多余资质重整业务架构,东风小康母公司小康集团主动让渡股权傍紧东风的大腿,北汽银翔近日也传出将被北汽集团重组的消息……

在中国汽车壮大之初,重庆先行敢为、开枝散叶;在中国汽车整合之时,重庆汽车收紧抱团也走在全国前列。从历史经验,产业代表性以及先行先试,重庆汽车产业的整合与转型等诸多维度,完全可以认为,重庆汽车产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缩影,也必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绝佳的范本。

关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是趋势、新能源汽车是方向,但更要客观认识到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传统汽车依然并将长期处于市场主流地位。重庆汽车在此类产品上依然具有相当大的产业、成本、人力等优势,完全可以发挥既有优势,为当前谋止滑,为长远谋固本。同时,继续加快转型,长安坚持现有转型思路走下去,其它车企,特别是民营车企业务转型是细节,体系再造、流程重塑才是关键。

车界微视坚信,不论未来如何,重庆汽车产业的变化都只是形之上的改头换面,其产业内核必将以另外一种外化的存在继续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45300.html发布于 2024-08-0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