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遇到俄罗斯汽车品牌,日本遇到俄罗斯汽车品牌怎么办


俄罗斯汽车为啥都是日本的?
简单来讲,俄罗斯人喜欢来自日本的进口二手车无外乎几个重要的原因:
其二是90年代俄对进口二手车征收的关税较低;
其三是早期入俄的车辆比较老旧,因为车辆的单价也比较低,逐步打开了渠道;其四则是日本距离俄罗斯海参崴的距离较近,这一区域成为二手车出口的新希望,所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中部西伯利亚地区,人们对于价格低廉、质量可靠的日本二手车需求量更大。
日俄战争,俄罗斯怎么被日本吊打的?
晕死,什么叫吊打俄罗斯,日俄战争的时候,俄罗斯的势力完全碾压日本,日本赢的非常侥幸。俄罗斯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不是军事的失败,他是失败于沙皇制度的腐朽没落。
俄罗斯的兵力,财政,军事投入,国力跟日本相比,完全是碾压式的,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谈过这个问题,因此这里不说了,俄罗斯的重心是跟法国联盟在看住那个崛起的德国,这才是他的重心。由于俄罗斯不敢惹英法美,他处于高纬度,必须要找一个不冻港作为出海口,于是就把势力向东伸展。
借口镇压义和团,俄罗斯把势力伸向东北,抢占日本的旅顺大连作为出海口,但是此举却***了日本,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就是说从1894年日本就开始做这个准备了,日本的财政收入一年8000万,是俄国的几分之一,军费是俄国的几分之一,日本把甲午战争赔款的2.6亿两白银大部分用于扩军备战,才把陆军从7万人扩展到20万人,俄罗斯远东的常备兵力就9.8万,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比日本的六六舰队总吨位要小一些,舰艇也少一些,但是俄罗斯还有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与黑海舰队。
俄罗斯死就死在高层,首先俄国全国上下,弥漫着对日本的轻视,远东地区的高层与高级指挥官相当一部分是权贵,关系户,在远东有两个最高指挥官,一个是***的叔叔,根本就不鸟另一位,在最重要的旅顺有两个战区司令,一个新上任了,那个老的自持有关系不交权而且是在战时,日军都打到眼皮子底下了,两个人还在扯皮,一个人派兵去阻击日军,另一个人大幅度的削减阻击日军的火力与兵力,让他全军覆没看笑话。整个高级指挥官中都充斥着这样的***。
日本偷袭太平洋舰队,太平洋舰队躲在旅顺不敢出来,因为战舰不占优势,不敢露头,把制海权让给东乡平八郎。日本在辽东登陆,那时登陆很麻烦,不像现在登陆艇一靠近,坦克,士兵,大炮就冲上去了,军舰换舢板,再登陆,日军登陆用了十多天,在没有补给与重炮的情况下,俄军龟缩在堡垒里,竟然不组织,等日军发起攻势了,才仓皇应对。但是一直的都不主动。
太平洋舰队最开始的时候换马卡洛夫指挥,马卡洛夫率领太平洋舰队主动出击,打的东乡平八郎,头都不敢露,以劣势的吨位,牢牢的掌握着制海权。日军进攻旅顺时,那些关系户都跑光了,由一个临时提上去的师长康特拉琴科负责整个旅顺的防务,日本名将乃木希典伤亡4.2万人才拿下旅顺,而且是在康特拉琴科战死的情况下,才拿下的,康特拉琴科要是不被大炮轰死,不知道乃木希典要死多少人。
乃木希典就一个本事,密集队形,让士兵举着***猪突,俄罗斯的马克沁机枪,每小时3.6万发***,像收庄稼一样,日本野战,俄罗斯的探照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把战场照的像白天一样,俄罗斯在***布满铁丝网,日本人去剪,用手拽,他们又给铁丝网通上电。
对了,李云龙打日本的那个挖坑道,顺着坑道往前推进的绝活,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他的发明者就是实在是死不起的乃木希典,用这个方法,打败的康特拉琴科。
太平洋舰队不是被东乡平八郎消灭的,是日军攻占203高低,在203设置瞭望塔,从陆地用280毫米的超级大炮,歼灭的,支援的波罗的海舰队,是因为跑了大半个地球,疲惫至极,当然还是因为高层指挥的失误。
如果这场战争的老大换成,斯大林,彼得大帝,或叶卡特里娜,这种角色,连朝鲜都能打下来。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表现确实差了一点,以至于奉天战役中,21万人被17万日军包围。
但是整场战斗中,依旧是沙俄的伤亡更小,虽然是因为攻守方不同,但俄军还是又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就是俄军的哥萨克骑兵,确实是作战勇猛,战后日军对这支部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日俄战争中,日军骑兵大将秋山好古就描绘过哥萨克骑兵,称其拥有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同日本的武士道一样,敢于冲锋和牺牲。
再有就是沙俄军队在旅顺被围困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长达一年的时间,让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虽然整个战争期间,主动权一直在日军手里,但是沙俄军队依旧是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可以说沙俄军队败了,但也让日本军队崩掉了牙。
而日俄战争中最不堪的就是沙俄海军,沙俄海军拥有数量、吨位上的优势。
但是战争开始之后,却仅仅只击沉日本三艘鱼雷艇,这战绩还不如北洋水师。
所以说沙俄海军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给整场战争严重拉了后腿。
沙俄海军横跨三大洋到达远东,但是才刚刚进入对马海峡,就被日本联合舰队压着打。
要纠正一下,当时日俄战争的俄不是俄罗斯,是沙皇俄国,当时连资本主义都不是的沙皇专治,仅仅比日本强大,但是俄罗斯已经严重影响英国的全球霸权,不管在远东还是在欧洲,英国都不允许沙俄强大,所以日本顺利的抱上了英国的大腿,在英国的支持下才打败了沙俄。之后一战爆发,日本在战后东方的利益被英美俄瓜分,英日联盟已经瓦解,所以二战主动挑起战争,就是为了为日本争取更大的利益。
一战二战都是资本主义狗咬狗的战争,当然现在任何教材都不会这么说了。中国也是战争受害者,这么说也骂了自己,但战争的本质就是利益分配不均。世界从来未变,只是秩序变了,本质也是美国霸权不允许挑衅,中国的崛起,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的霸权。
其实日本是惨胜,险胜,每一次俄国就是差一口气。根源是日本找了英国做老大,沙俄是法国马仔。英国作为世界霸主,实力当然压过法国一头。英法之间也不想彻底翻脸,都想讨价还价然后结盟对付德国。美国老罗斯福也同情日本。所以在幕后大佬的操纵下,日俄讲和,俄国以很小的损失,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基本上是全身而退。
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这场战争是兴新的日本与衰老的沙俄为了争夺朝鲜以及中国东北地区而爆发的一场不正义战争。此战日本投入全国之力,派出40余万精锐新军与沙俄死战;而沙俄则派出50余万大军与日本相斗。最终沙俄死伤11万有余,日本则死伤10余万人,日本惨胜而沙俄战败。为什么说日本只是惨胜呢?因为日本只是打败了沙俄,但是战后没有得到沙俄一分钱的赔款!跟清朝相比,日本大胜巨要,小胜大要,不胜也要赔款,因此沙俄算是虽败犹荣了,沙皇都说了:要钱没有,要打奉陪!
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日本全国上下全力支持日俄战争,可谓举国之战;其二、日本获得了英国、美国等列强的大力支持;其三、日本距离东北地区更近,战略物资、军队调动更加有利;其四、沙俄准备不充分。综合以上四点,在日俄战争中日本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甚至东北当地的中国人也支持日军击败沙俄,所以日本虽然综合国力不及沙俄,但是在远东地区击败沙俄还是很有胜算的。
沙俄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但是国内还存在农奴制度,国内革命的火种到处都是,可以说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刻。日本则是刚刚明治维新,全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对于向外扩张十分的积极与兴奋。对清朝的历次战争使得日本赚得钵满盆满,这加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资本。战前日本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军队人数由37.5万人动员到118.5万人,又从英国***购了大批新式军舰,可谓兵精械利!沙俄认为一个俄军可以***三个日军,因此动员力度小,另外西伯利亚铁路没有修通,战争物资运输十分困难。
日本十分善于偷袭,日本认为趁俄军准备不充分的时候发动突袭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日本大本营认为“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俄国取胜的机会",因此日本在英美支持下加紧备战,同时对俄国展开外交攻势。日本海军偷袭旅顺港后控制了海运权,然后日军在辽东登陆,海陆两军夹击旅顺的俄军。之后日军在辽阳会战、沙河攻防战、奉天会战、对马海战中击败了俄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日军要想彻底击败俄军还十分艰难,因此美国从中协调,日俄达成协议,日俄战争结束。
日俄战争是对中国***的严重践踏,双方在中国的领土上展开战争,将中国百姓抓来服徭役,***中国百姓数十万,实在是罪恶滔天!史书记载: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都取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日本主办的《盛京时报》也写道:东北人民"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飞肉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妇亲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因此与其说日俄战争中日本吊打俄罗斯,不如说日俄两国涂炭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44108.html发布于 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