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减配的合资汽车品牌,未减配的合资汽车品牌有哪些


- 有哪些合资车存在减配的情况?
- 吉利汽车质量怎么样?吉利车主能否发表一下看法?
- 合资品牌的汽车,为何引进国内生产的减配严重,价格还不便宜?
- 如今合资车减配严重,为何很多人明知有问题但也不愿选择国产车?
- 合资车减配严重,国产车质量又不行,到底怎么选?
有哪些合资车存在减配的情况?
无论合资车还是自主品牌汽车都存在大面积减配的情况。
最初合资车减配比较令人吃惊的是大众宝来,连排气筒隔热瓦都能省,导致许多车主后备箱被烤糊。
现在,如宝来那种小打小闹似的减配已经算不上什么了,通用英朗、新凯越那才是真正的减配狮王。1.0T、1.3T发动机代替了1.5L、1.5T发动机,还是三缸!双离合变速箱代替了手自一体,坑爹的家伙!
曾经意气风发的上汽,自从生吞了南汽之后,跟着通用学坏了,1.0T三缸发动机、双离合,齐头并进。
宝骏汽车比上汽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提大规模召回,能将AMT称为手自一体就明显有些侮辱消费者智商了。事实上,我们不能穷尽所有减配的车型,也不能责怪无底线减配的车企,原因不在它们,而在我们自身。
由于国内的消费文化不成熟,错误的消费理念太深,一味地求大求便宜,促使车企只能通过减配求生存。
为什么雅阁把2.0T车型放到国外,国内只推出1.5T车型?为什么吉利博瑞GE也敢采用1.5T三缸发动机?
如同玩拼多多,100块想拼小米电视,得到的只能是“小米新品”,贪便宜吃大亏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紧凑级甚或中型、中大型suv,中型、中大型轿车搭载1.5T发动机,减配到无极限,我们却不以为意!
与外壳越好看减配越厉害的车越能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厚道真诚老实本分的车企越举步维艰。
不是车减配了,是我们的脑子被车门夹的太扁了。
吉利汽车质量怎么样?吉利车主能否发表一下看法?
应该说吉利车的质量是可以的,五十岁考的驾照 ,第一辆买的是老款金刚,车龄已经7年了,小毛病不少 ,可大问题没有,练了两年多的手,卖掉后又买了一台吉利远景,是低配的,虽然是低配,但也够用了。通过五年多的驾驶,吉利车的质量是可以的,整车车件都实现自主,磨合也需要时间,总体感觉吉利是在认真的为老百姓造车。如果再提高一下售后服务的质量,那就更好了。
我的14款红标1.5升帝豪刚刚过完七周岁生日,非常满意!我要给它一百分!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会骂我水军,其实真心不是!也不是说我给帝豪一百分就是说这个车绝对完美无可挑剔!只是相对它的价格配置以及给我带来的便利让我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一直和我身边的没有买车的朋友推荐他们买车,网络里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不是卖车的,也不在汽车厂上班,你们都买车后对我的城市开/停也是有影响的。我也不是党员更不是公务员也没有招商引资带领消费的任务!我推荐大家买车完完全全的属于我七年来用车感受:有车以后方便多了!
而我又主推国产车:现在造车技术很成熟了,我这六万多的帝豪到现在三大件螺丝都没动过,轮胎电瓶换过了,前后保险杠那是因为事故换过了,其余的除了常规保养和易损件真的没话说!而且配置好用料好舒适性好!我真心喜欢!
对于网络里很多无端说国产车坏话的评论我也做了长期调查:它们都是没车没驾驶经验的人嫉妒我们的!不必理睬!
以当下大环境无房无车也找不到对象。记忆里有一年央视做了一个摩托车大军行程数千公里回家过年的纪录片,我感触很多也多次激动落泪,愿所有非热带地区的农民工朋友都能开上自己的小汽车载上全家幸福回乡过年!这个数字非常庞大!经济实惠的国产车成了首选!
2016年7月提的帝豪GS自动优雅版。四年半行驶了7万公里。期间出了很多问题。
2.不系安全带的话,安全带灯会亮。
3.胎压不足的灯每年都要亮1-3次。
4.[_a***_]低,实测百公里6.5,是因为嫌弃我穷么?
5.玻璃水要经常加
6.每跑10000公里要加3.5L全合成机油。
7.轮胎换了条、补了三个补丁、换了一个刹车灯。其余就再也没往修理厂跑过,没有给社会创汇,觉得很过意不去。
2019年1月提的18款帝豪GS次顶配1.4T,落地11.6万,现在开了两年1.2万公里,除了正常保养和加玻璃水别的都没动过。
油耗的话,高速+国道6.5左右,市区8-9个,对于一台1.4吨以上的SUV来说挺省油的了。
配置很满意,对于一台10万的车来说,6气囊 主动刹车 acc自适应巡航 座椅加热 空气净化器 无钥匙进入都有了,都是比较实用的配置。话说这段时间寒潮来袭,座椅加热真是太赞了,在水箱温度没上来之前谁用谁知道;acc在高速上很好用,跑长途真是省很多力气。
用车两年,总体比较满意,希望国产可以越做越好!
2017款博越最高配,目前六万公里,爬过乱石坡,趟过溪水。正常保养,没有坏过任何零件。今年开的少,前几天刚换了新电瓶!1.8T配合6AT变速箱,动力杠杠!最近几年主流国产车的品质已经不同往日,博越相同的十五万价格,可以直接把一批这个价格的合资车碾压,不管是品质,做工,用料,驾驶质感等等方面,都比减质减配的合资车好很多!
合资品牌的汽车,为何引进国内生产的减配严重,价格还不便宜?
外国的月亮就是又大又圆。虽然你出不了国,过不了诗和远方你又非常向往的生活。我就卖个外国牌子的车子给你,让你坐在里面,看看头顶的月亮,幻想着有诗的远方,瞬间就满足了你小小的那点虚荣心。你还会在乎这个外国牌是不是减配而且价又贵?
如今合资车减配严重,为何很多人明知有问题但也不愿选择国产车?
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说国产车质量又好而且还价格便宜,售后服务又跟的上,谁又会去选合资车呢?老百姓无非是要用质高价低有保障的车,谁愿意经常去修车呢?耽误事儿呀。十几万的车跟面子没什么关系,只是个交通工具而已。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合资车目前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的信息都能准确的传递到每一个购车者,任何一个汽车厂商都不会主动宣传这些信息,此类信息的来源主要只能依靠网络,目前国内汽车信息的传递,专业的传统媒体很少,大量的是汽车自媒体,大多数自媒体的受众范围是很小的,尤其对于年纪较大的汽车购买者来说,更是如此,传播媒介的特性,天然的过滤了很多汽车负面信息。
其次,对于购车者来说很多人在购车的第一时间关注的是这部汽车的动力,配置,价格,而不是这个品牌的汽车曾经发生过什么问题,当一个购车者已经选择确定好合适的车型后,即使再接触到汽车的负面信息时,往往已经先入为主,难以割舍已经选好的汽车,抱着侥幸心理不愿意更换已经选好的品牌了。
最后,必须要承认的是,目前国产汽车的品牌号召力确实不如合资车,对于讲究面子的普通购车者来说,合资品牌多年以来形成的优势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的,这需要国产汽车一点一滴的追赶,我们应该再给国产汽车一点时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产汽车终归是能够完全赶上并且超过合资品牌的!
请问现在有什么不减配?买个1.0的不锈钢产品实际只有0.7;买个304的餐具但是却带磁性的;买个鸡吃原来它只养了28天;买个电风扇原来它的电机是铝线镀铜的线圈;买个电冰箱它的冷却剂是铁管的;我的汽车油箱以前加50升就加满了现在可以加到51升……合资汽车减配也是跟随潮流,但是合资汽车技术还是先进一点、耐操一点、可靠一点……因此我还是尽量选择合资的汽车,哪怕它个子小一点,表面上看上去低档一点点而觉得面子不够,但我不需要面子,实用就行了。
我大学是汽车专业的,我说两句吧,相对来说,我还是赞成合资车。
原因1.汽车是长期用品,质量和售后是必须慎重考虑的。质量好坏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案密切相关,售后水平与服务经验和严格管理密切相关。此处省略1000字。
原因2.选择心仪的一款适合自己的汽车,除了品牌、外观、综合性能、性价比等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什么?重点来了,听好。
汽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业产品,它集各种材料、材质、工艺、功能组合诸如此类于一体,并且需要长年累月行驶和洗礼在各种包括恶劣的环境中(自己脑补),还要承受着各种自然和非自然的磨损。好了,问题来了,汽车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除了可靠性,其实最重要的是安全性,也就是不出事,或者出事就出小事,或者竭力避免以及降低各种人身伤害。
怎样才能竭力避免,以及降低各种人身伤害,大家知道这样的研究,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数据,而且是大量的数据,足够多的数据,然后需要的是改良,不断改良。
怎样才能做到?所以答案来了,两个字,迭代,特别指的是车型的迭代,也就是上一代发现问题了,就去做出改变,凭空是做不出,也做不好的。
说得够多了,这里再省略一万字。等更多的国产车型迭代够了,意思是安全性迭代够了,而不是总去出一个拼凑的、似乎合乎市场需求甚至仅仅是合乎市场审美的车型,不好卖就抛弃再搞一款新车的时候,我会开始考虑选择国产车。二十多年,我行驶超过50万公里了,已换了多辆车,过保就换新车,一直都是选已经几代的车型的。就说这么多了,希望帮到大家。
仅就我自己而言,不去评论别人。因为别人买什么车,不买什么车,是人家自己的事,钱是人家自己的。
先说我自己买车。我买车时已经有5年驾龄了,是实实在在的驾龄,不是荷包证哦(开公车)。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又想急于拥有自己的车,因此对油耗、质量、配置等关心不多,只要是辆车就行,那管什么狗屁的操控、油耗、故障、质量。首辆车大概购于19***、98年,具体记不清了,老父亲在世时帮买的,纯国产。
1999年,买了第二辆真正意义的、自己的车,也是纯国产。
实事求是地说,这两辆车,当时在私家车还不普及的情况下,我自我感觉良好,还特别不允许别人说我的车不好。因为我自己有个毛病:鸭子死了嘴壳硬——永远死硬地坚持东西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其实,说心里话,自己知道这车不行,只是死顾面子活受罪,打死不愿意承认罢了。
这两辆车,特别是第二辆,可把我坑苦了,买来第三天就出问题,以后问题不断……可以理解的原因和篇幅所限,我就不一一列举故障表现和品牌了。
以后,由于自己的努力,领导的培养,群众的信任,职务提升,组织上给我配了一个车,自己的车就没有动了。再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公车停了,也因为收入的增加,有能力了,于是再买了自己的第三辆车,合资。原来的第二辆,6、7年时间一共跑了4万来公里,2500元卖掉了。
2017年,再买了一辆合资,老实说,这2辆合资至今屁问题没有,省油,高速上最好跑出过4.7/L(第二辆),当然,仅只是那么几十百吧公里,高速上,一般表显油耗5.7—6.3百公里/L。日系。
至于题主说到的合资减配还要买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要看减掉的是什么?你把ABS,EBD,EPS等这些要命的配置减掉当然不行,而什么座椅加热,换挡拨片,分区空调,全景天窗,大灯清洗,车道偏离……这些减掉,我无所谓,因为这些要花我的钱,而我穷。
最后,也不是我不选择国产车,只要国产车质量上来,和国产电视机一样,可以和合资甚至进口相比了,我一定会买。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国产车质量上来了,不比合资差,云云。我相信老话说的“一分钱一分货”,况且钱是我的,买什么,喜欢什么,是我的事,你们管不着。
合资车减配严重,国产车质量又不行,到底怎么选?
你好题主,首先跟你说说我自己亲身体验吧,我开过同事的比亚迪宋MAX那个感觉就很奇怪,动力响应奇怪,方向盘回正和转向力度奇怪,底盘很硬但是过弯又很软也很奇怪,当今中国大部分买国产车都是没怎么开过车人生第一辆车的人,没有感受到合资车的味道,比亚迪宋MAX的驾驶感受比我们家01年的雅阁都差劲,你说国产我能爱吗?说了那么多我还是推荐一下合资车吧,首先推荐马自达CX4,虽然低配2.0L动力表现一般但是底盘和变速箱会让你爱上他,去年年底在一段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开着CX4劈弯,那感觉真的就很舒服,虽然作为SUV车型在高速上行驶依旧有一点点被横风袭扰的侧向偏移,但是当你下了高速走上绵延山路时,正是你对他心动之时,CX4在隔音上比较一般,新款虽然比老款好上不少,但是还是不如德系车,这个价位的德系车我就不推荐了,不安全(碰撞测试太差)
接着考虑一下日产的逍客,逍客作为紧凑级SUV实际上是对标本田缤智的,在配置和动力上都还是不错,都比他的竞争对手好一点,新款逍客的底盘也***得偏运动,具体怎么样还是建议试驾体验感受一下。
接下来推荐两款比较大的SUV,首先考虑一下三菱欧蓝德目前市面上有差不多一万左右的优惠,最低配14万多裸车价,欧蓝德这款车呢也是经过中保研洗礼过了,在正面百分之25的表现还算不错得了个良好级别,在驾驶感受上还是不错的(网络口碑)操控就不可能跟以上两款车一样那么运动了,但是也是偏运动的***风格。
接下来最后一款车,起亚的KX5作为一款拥有着如此运动外观的车,其实驾驶起来是偏舒适的,而且可以直接购买动力更强劲的1.6T发动机,在配置上没得说绝对是比较优秀的,超大的中控屏看着也十分有科技感,虽然双离合变速箱但在***上还是不错的,算是一款比较值得推的车了。
不知道这是哪年的标准?现在大部分国产车和进口车有差距,但质量上已经可以信的过了。像奇瑞、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几家大企业,说碾压进口有些过,但是不少地方已经可以和进口车一比高低了。
这么给你说,喜欢什么买什么,没有必要听别人说,只要你喜欢,并且钱够那就买得了,听别人的肯定买了一台别人喜欢的车,而不是你自己的,大家都买的车。并不一定适合你,国人的从众和跟风是令人发指的
告诉你,合资的选标志雪铁龙,不简配,国产的选奇瑞虎8,或者长安CS75plus,真心[_a1***_],不要考虑保值不保值,好不容易凑14万买个车还想很快就换么?还是选我推荐的吧,保命要紧,保值是某些销售忽悠人的口头禅了,理他们作甚?还有一帮被别人忽悠瞎的亲戚,自己瞎了就见不得你的东西比他好,非要把你忽悠的一起瞎,当年上过当,那时买了速腾,没几天短轴门***来了,召回加了个铁板,不敢高速开快了,最后忽悠瞎一个人,给他了,之后买了标志308,都说不保值,可他们想多了,我看中的是安全,保值不如保命啊,没异味,没简配,安全系数高的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lw.com/post/12082.html发布于 2024-03-27